编写说明
更多+最新新闻
一、内封(扉页)
1.内封必须印载项目与封面相同,内容可比封面丰富。但相同的项目内容应一致。
2.作者名单可完整放在内封上,人名多时,也可单占一页放内封后的单页码上。作者署名前后顺序必须由作者全体书面确定后交出版社,出版社编辑无权擅自改动作者署名顺序或擅自增减作者名字。
3.内封一定在单页码上,不排页码,不占暗码。
二、版权页
1.版权页上印载内容及格式各出版社不尽一致。版权页不排页码,不占暗码。
2.图书在版编目数据(CIP) 由国家图书在版编目中心根据国家标准GB12451—1990制作,必须印载于版权页上。出版社无权更改数据内容和格式。
3.引进版图书版权记录 按引进版图书的文种著录。著录顺序为:作者、书名、版次、出版者、出版年。
4.图书制作责任者 策划编辑,责任编辑,责任校对,责任出版。
5.版权记录 出版者(社名),地址,邮编,网址,印刷者,发行者。
6.版本记录 出版年月与版次,出版年月与印次,开本,印张数,字数。
7.定价 如几个分册统一定价时,应在定价后用括号注明册数。
三、编委会名单
1.编委会名单包括主编、副主编、编委。其中编委按照姓氏笔画排序。
2.可加主编介绍(也可附照片)。
3.可加名誉主编或顾问、主审。
4.套书、丛书可有总主编或名誉总主编。
四、作者简介
1.作者简介可放在勒口、封二、封底上,也可放在内封后的单页码上,可不排页码、不占暗码。
2.作者简介内容为:姓名、字、号、年龄、籍贯、学历、职务、职称、经历、学术成就、代表作、获得的荣誉、社会职务等。可附近照或标准照。
3.作者简介应实事求是,不能过度溢美,更不能造假。
五、内容简介
1.由责任编辑撰写,300字以内,可放于版权页、封底、勒口,也可在版权页后单占一页。
2.内容简介是出版者向读者介绍图书内容、特点、读者范围的概括性材料,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图书、选择购买。
3.文字简洁,重点突出,切忌照搬目录或内容空泛。
六、序
1.一般由未参加本书撰写、地位高于本书作者的人撰写。必须署名,且应标明主要身份。
2.当一本书有多个序时排列顺序为:
丛书:丛书序(总序)——本书序
译著:丛书序——原作者中文版序——非译者序——译者序——原书序
再版书:本版序——第三版序——第二版序——第一版序
普通书:非作者序—自序
同类多篇序:序一(地位高、年长)——序二(地位低、年轻)
3.单页码起排。
七、前言
前言的内容应简明扼要,重点突出,一般应在1000字以内。再版前言(修订稿)尚需说明本版修订的原则、目的、与上一版比较有何异同等,置于上一版前言之前。译著原书的前言(或序)应翻译,但其内容可酌情取舍。若有序、题词,可安排在内封之后。一般来说,前言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1.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和意图。
2.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特点。
3.编写的原则、方法和过程。
4.读者对象和适用范围。
5.致谢与自谦。
八、目录
目录是书稿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的反映,可以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书稿的全貌,并便于查阅。应根据书稿内容的多少和份量,来确定上目录的标题级别。一般以篇、章、节三级标题上目录为宜。编列目录应注意以下几点。
1.除特殊需要,一般目录单页起排。
2.可排单栏、双栏、三栏等多种形式。
3.目录上的各级标题必须与正文完全一致。
4.入目录的标题级别要相互均衡,比如有一章列入了节标题,其他章的节标题也应该列入。
5.中文书稿一般不用外文做标题,标题中亦不可附加解释中文文意的外文或缩写词。
6.书稿目录不必加注原稿页码,待出清样后由出版社统一编码。
7.目录之前的序言、前言一般不列入目录,书后的文献、附录、索引等应列入目录。
九、书眉
1.书眉可以排在天头、地脚、切口上。
2.双数页码排书名,单数页码排章节名。
3.章节的第一面可不排书眉。
十、页码
1.正文前辅文页码数字不能与正文页码数字用相同字体字号,最好用不同文种数字字体。
2.正文后辅文页码应与正文连续。
3.无书眉页用暗码。空白页占暗码。
4.上下册图书页码连续排。